图片
清代 象牙雕红楼群芳摆件 (一对)图片
象牙雕人物。民国·尺寸:高33厘米估价:RMB250000~300000象牙质料,人物神态、形象各异,面目生动,刻画细腻,为民国牙雕工艺的代表作品。图片
清中期象牙镂雕龙纹同心球图片
图片
明代 象牙雕送子观音图片
【清早期 象牙雕人物摆件】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【清早期 象牙雕观音像】图片
明 象牙雕人物春游故事配饰(背面)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。明 象牙雕人物春游故事配饰 时期:明朝(1368–1644) 日期:16世纪末-17世纪初 文化:中国 媒介:象牙 尺寸:H.1 1/4英寸(3.2厘米); 迪安 3 1/4英寸(8.3厘米) 分类:变种 信用额度:购买,亚洲艺术礼品之友,1993年 登记号:1993.176 在中国画中也发现了一个学者绅士骑在月光下的图案。在这个雕刻精美的场景中,这位学者骑马,而四名年轻服务员则携带着他的物资,第五位赶紧打开了通往家 庭大院的大门。这位学者绅士被认为是从装满葡萄酒和诗歌的春季郊游中回来的。图片
图片
【17世纪 象牙雕文官像】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象牙雕刻是以象牙及其他动物的牙为材料雕刻的工艺品,其技法与竹雕、木雕大体相同,与竹雕、木雕并称雕刻工艺中的三大门类。器物造形以笔筒、臂搁、笔架、屏风等为多。牙雕工艺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,早在旧石器时代,居住在周口店的山顶洞人,就以象牙雕刻作装饰品而随葬。《史记-微子世家》中记载:“纣始为象簪”。 明清时期,由于南亚、非洲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的扩大,象牙原料也随之引起中国,以北京、扬州、广州为中心,我国各具特色的牙雕传工艺得以发展。清代时期的象牙雕刻,作品种类繁多,小到扇骨、香薰、花插、笔筒,大至花卉盆景、山水人物、巨型龙舟、连幅围屏等。象牙雕刻艺术品,坚实细密,柔润光滑,倍受鉴赏家的珍爱。 象牙什么时候传入的中国,似乎没有确切地记载。从传世的作品看,明清时期的象牙制作技术应该是一个发展的高峰。虽然同是高峰期,但制作手法却带有明显的时代特点。明代象牙雕刻的题材比较注重意境的表达。山水图案中的人物,往往会被处理成贯穿其中的一种轮廓符号,而着力表现的主要是深远幽静的山川沟壑。到了清代,由于受西方艺术的影响,高浮雕技法逐渐成为时尚。这个时期的牙雕作品刀法硬朗、图案致密。制作工艺上还出现了象牙染色、镶嵌珠宝;甚至进行拉丝处理,用拉出来细丝编织凉席。这些巧夺天工的作品,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当时的制作水平。pingpu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